淘喜爸碎碎唸:

隨著時間推移,小喜漸漸發展出許多吃喝拉撒睡之外的活動,例如學坐、學爬、學嬰語、學著吃東西,她的生活慢慢複雜起來,愈來愈朝著大人的模樣成型中,但往往因為下班時間只有2個多小時可以相處,淘喜爸媽總是覺得時間好少,有時候淘喜爸甚至還會捨不得8點多洗澡睡覺時間,希望多把他留在地墊上、地上多爬爬多玩玩,畢竟這樣的時光真的沒幾個月、沒幾年啊~

 

16.jpg  

每個爸媽都很關心自己寶貝發展的狀況

姑且不跟別人家小孩比

好歹也該在某些科學的量表上面呈現出"正常"的結果

以便於藉此感到心安

或意外發現原來自己孩子是高於平均值、高人一等而感到虛榮

(當然最不希望看到"遲緩"有關的字眼)

這些評估大多是紙上談兵或要特地門診掛號才能取得的

前陣子我們家因緣際會

來了個到府服務的嬰兒發展專業人員

和小喜直接以一連串的測試與互動計量小喜的各種發展動作

看看她落在哪個成長範圍當中

 

另外

這篇最後有個很強的"新版兒童生長曲線 發展評估"可以點進去

簡單填幾個數據跟問卷就可以帶出很詳細豐富的評估報告

值得點來評估看看自己的寶貝現在的發展情形喔~

 

 15.jpg   

這位評估人員來自台大職能發展研究所

淘喜媽在網路上看到他正在徵嬰兒發展評估的實驗品

剛好需求的年齡符合

就把小喜給賣了....

 

到了家裡我才知道原來這位評估人員是個研究生

這個評估實驗就是她畢業論文的研究方法

雖然"啊原來不是專業機構喔"

但也算是不錯

至少是到府服務而且還會根據專業評估技術與標準進行計量

14.jpg   

實驗當中要錄影也是十分合理的

 

13.jpg  

首先是空手翻身、趴翻仰、仰翻趴

再加上基本的注意力、反應能力與抓握能力

這對當時已經六個多月的小喜來說算是十分容易

但這位研究生問會不會爬行的時候

就把小喜考倒了

因為那時還停留在坐穩以及撐起身體而已

3.jpg  

接著還有俯趴時抓握動作的情況

抓著東西時能否翻身

11.jpg  

以及

單手拿小積木

雙手拿小積木

左右手交換拿積木(當時還不會)

12.jpg  

 

到了細動作時拿出小豆子

我們本來以為小喜大概還不會注意到或還無法做到只用兩支指頭拿起來

但沒想到這位姑娘倒還挺順暢的拈起小豆子

9.jpg  

 

然後是一連串粗動作  

包括抓杯子

8.jpg  

插拔木棒....

(其實只會拔,不想插回去)

7.jpg  

還有玩弄繩子

6.jpg  

實驗時間有點長

但小喜的耐心卻很短

大約玩了10分鐘左右就有點呆滯了

我們就先提醒了研究生一下

20分鐘過後

開始呈現不受控的狀態

所有東西都碰一下就不想玩

不然就是拼命折腰或發出不耐的聲音

直到爆炸....

4.jpg  

(不知道坐著大哭算不算是個評估項目,算的話,小喜應該滿分!)

 

既然爆炸

實驗就算沒做完也得結束啊~

不過還好基本該做的都做了

後來小喜因為爆炸沒做完項目都是多做的

 

於是就在我們安撫小喜的同時

這位研究生就把測量結果整理一下解釋給我們聽

2.jpg  

順便把結果也算給我們

 

1.jpg  

這就是最後的評估報告書

到府服務最後要看的就是這個結果啦~

所有都良好

業斯!

 

 

最後

關於嬰兒生長發展評估

淘喜爸推薦藍爸的育兒筆記部落格

當中有一篇

寶貝的生長發展評估DIY,你也可以自己評估看看,很簡單喔!

不光只是一般輸入身高、體重、頭圍得出成長曲線圖

(寶寶手冊也有)

19.jpg  

(小喜的成長曲線圖,大致上接近50%或30%多,對一個出生才2510公克的孩子,ok啦~)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當中還有一個"兒童發展評估"

點下去之後

填完全部問題

他就會帶出一連串評估結果

分為身體處理能力與社交、精細動作與適應力、語言、粗動作四個項目

來看小孩的發展目前落在什麼範圍

最後結果會顯示正常、超前或遲緩

可以方便又詳細提供給爸爸媽媽參考

 

也可以點"顯示此年紀發展參考圖"

對照正常一般嬰兒的發展

 

看看這個年紀應該要會做什麼發展到什麼程度

 

小喜的話

發展倒是挺正常的

甚至還有提前的咧~

18.jpg  

 

而什麼叫做"正常"呢?

這是我覺得這份評估厲害的地方

這位藍爸應該自己就是小兒科醫生

他不僅參考WHO世界衛生組織還有一些我有看沒有懂的測驗與研究報告

還針對不合時宜的部份做修改

整個整理在一起

完成這個線上發展評估網站

提供給爸爸媽媽判斷自己的孩子現在發展到了哪裡

所以我想這應該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arrow
arrow

    喜瑞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