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喜爸碎碎唸:
淘喜媽雖然專心懷孕應付著淘喜,但仍舊不改杞人憂天、預做功課的個性,除了幾乎家裡懷孕的書都看遍了(我大概只看了兩本...汗),連四處撿來的雜誌也都快看完,還會經常在網路上做功課,已經往前追進度追到淘喜出生上國小的計畫,但淘喜爸我還遠遠落後進度在惡補出生前的事情....
也是合格保母 虐嬰致死判七年 (X週刊上身...)
曾獲優等獎的合格專業保母江亞芝,不耐七月大的李姓男嬰哭鬧,打頭、捶背又抓雙腳「倒頭栽」撞擊床墊,涉虐嬰致死;因她於男嬰家屬報案前三天自首,符合自首減刑,嘉義地院以故意傷害兒童致死罪判她七年徒刑;對於判決結果,男嬰的媽媽廖姓婦人婉拒受訪。
嘉義地檢署發言人陳昭廷表示,承辦檢察官認為傷害致人於死罪,刑度是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判刑七年,不符合比例原則,輕判了,俟收到判決書後,研議提起上訴。
男嬰是李家的遺腹子,因家人在嘉義市東市場經營大型雜貨店,工作繁忙,將男嬰全日托育給年約四十歲的江女,周末二日帶回家。前年九月卅日中午,男嬰哭鬧不休,江女心情煩躁,右手打男嬰的頭,左手捶背三、四下,又抓起男嬰雙腳「倒頭栽」撞擊床墊。
男嬰受虐後,呼吸急促,江女將他送醫卻已幾近腦死,十月二日轉送彰基醫院,延至十日宣告不治,家屬報警,控告江女殺人,但江女自知有錯,早一步於十月七日自首。
法官審理,採認醫院鑑定男嬰是「嬰兒搖晃症候群」致死,嬰兒顱腦出血導致肺炎及急性呼吸衰竭,眼底出血是非常嚴重現象,頭部受創加上眼底出血,是兒童受虐的明證。江女坦承知道不能出手打嬰兒,因怕男嬰哭聲吵醒另一名嬰兒,非故意傷害男嬰,將籌措一百萬元 ,盼與家屬和解。
法官認為,江女領有保母人員技術士證,有四年經驗,曾獲核定九十八年度優等保母,明知故犯,又尚未與家屬達成和解,但犯後坦承犯行,主動自首,犯後態度非屬惡劣,按法予以減刑,依傷害致死罪、兒少法加重其刑,判七年徒刑。
中時新聞來源(連結失效恕不負責...)
(其實用「虐嬰」有點聳動,但設身處地著想我可能也會一口咬定是「虐嬰」)
本來以為「嬰兒搖晃症候群」是記者亂掰
沒想到真的有這個症候群!
(好直白的名稱)
「所謂的嬰兒搖晃症候群,指的就是嬰兒在短時間內被多次並快速、劇烈、來自不同方向的搖晃,使得其腦部出現傷害;當出現嬰兒搖晃症候群時,孩子會出現如不安、嗜睡、不停流口水、四肢無力、抽搐痙攣、嘔吐、呼吸加快、體溫下降及心跳過慢等現象,嚴重者還會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放大甚至死亡。」
(from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4026&page=1)
因為嬰兒的腦部像一塊豆腐軟嫩~
腦部組織經搖晃可是會造成損害的啊!
(腦海裡模擬著豆腐晃盪後坍塌的慘況.....)
↑感謝淘喜媽同事熱情無私提供餐搖椅&推車~但我想讓淘喜坐在上面吃飯就好了....
「搖」的功能就沒人在上面的時候我自己推來玩就好
前陣子關於保母失職的新聞滿多的
不管事件、保母、嬰兒、家人在事發之後的結果如何
非嬰幼兒原生家庭照顧的情形已經愈來愈多
問題當然也愈來愈多
其實現代爸爸媽媽因為很多不可抗的因素無法長時間照顧嬰兒
淘喜爸媽就是雙薪家庭(大部分新手爸媽應該也都是)
任何一個辭了工作雖然還是吃得飽
但總是褲帶緊了些.....
褲帶緊了些也沒什麼關係
連照顧的時間都沒有該怎麼辦啊~
再苦不能苦孩子啊~~
總不能跟賈斯汀買時間吧~(詳見終點戰)
勢必是要交給信賴的人幫忙帶
第一目標是隔代教養的爸爸媽媽
第二目標應該也會有人願意接受姑姑阿姨等等親戚
但這兩種方式都無法的也不在少數
(家人都在中南部但人在台北工作的新手爸媽)
這時候就必須考慮到「外人」
像是托嬰中心、社區保母
類別
|
托嬰中心
|
保母
|
主管機關
|
社會局
|
社會局
|
法令依據
|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
目前未有關於保母執業的相關法令規定
|
收托年齡
|
滿2個月至未滿2歲之兒童
|
0~12歲
|
師生比例
|
1:5
|
收托人數不超過4人,其中2歲以下者不超過2人
|
照顧人力資格
|
![]() 2.領有護士執照之護理人員
3.領有技術士證之保母人員。
|
未有資格規定
|
設施設備
|
![]() |
為家庭空間,與幼兒家庭環境相似,較易適應。
|
收費情形
|
![]() |
無公定價,由保母與家長議價即可。
|
臨托可配合度
|
較低
|
較高
|
疾病傳染率
|
屬機構式團體生活,較高
|
收托人數少,較低
|
(from http://kidstp.npo.org.tw/knowledge_content.asp?id=87&knowledge=8)
淘喜爸媽其實很難接受保母這回事
自己的小孩都可能有所疏忽狂哭不止偷捏他之類的...
更何況一次帶1-5個別人的小孩怎麼可能兼顧?
除非是巨石強森來著~(詳見限制級褓母)
托嬰中心雖然相對能有系統的管理與照顧
但我很難想像一個抵抗力這麼低的生物
才2個月大就要面對亂七八糟病毒細菌的環境
能夠有多強的防禦能力?
不是應該要先接觸2,3種病毒再接觸8,9種病毒
然後再慢慢漸進到可以面對所有環境的幾十萬種病毒
也就是至少也要有個幾個月的時間才送去給外人吧?
是吧?是吧?不是嗎?不是嗎?
其實我也知道2個月就去托嬰中心沒什麼好大驚小怪
但總是很難讓我接受啊~
如果父母家人無法幫帶、保母、托嬰中心又有其他顧慮
再加上什麼都漲薪水不漲的時代(這要多給幾個)
難怪很多新手爸媽說『生比養容易多了!』
如果這時候我還鼓勵你說趕快結婚趕快生小孩
有說服力嗎.....
公立只有1所松山托兒所附設托嬰中心
雖然說少子化說得響亮
但1所1所1所1所也少的太可憐了吧!
少子化也沒少到這種程度啊!
這是一個國家首都的樣子嗎?
就算這些托嬰中心每一家都招收50個新生兒(實際上幾乎都小於50人)
同一時間最多台北市也只有2,400個新生兒找得到托嬰中心
剩下數萬個新生兒怎麼辦?
自己想辦法!
於是目前的選項就變成
淘喜阿公阿麼帶>托嬰中心>保母
等於只有兩個選擇...囧
可是驚人的是這兩位老人家都還在工作啊!
托嬰中心憎多粥少也不是一定找得到啊!
所以結論是...
好好巴結討好淘喜阿公阿麼!yo~
(什麼爛結論...)
還是得想辦法靠自己家人比較妥當